提起野外生存
看過《荒野求生》的朋友們
可能還對節目里「貝爺」生吞活蟲的畫面
心有余悸
其實
全然不必這麼虐心
對于兵哥哥來說
野外生存已是常便飯
俗話說: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如果說槍是戰士的第二生命
那野外生存能力
便是一名野戰軍戰士的第三生命
今天
就讓我們跟隨陸軍勤務學院的兵哥們
來看看野外生存
究竟要get哪些技能
01野外行軍
學員自主設計行軍路線
對于軍校學員而言
已經順利完成了新訓的三百公里拉練的他們
對這徒步行軍早已不陌生
但實戰化背景下的野外行軍
更增加了幾分野味兒
來到出發地點后
沒有預定路線
沒有指示路標
只有終點位置
能夠使用的工具也只有手中的
地圖和指北針
全副武裝踏上數十公里的山路
是否感覺雙腿酸軟呢?
別怕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有風雨兼程
02
「無水之飲」
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但咱們的兵哥哥
就能為「無水之飲」
在野外飲食保障中
水比食物更重要
關鍵時刻能救命
那如何將天然水凈化為飲用水呢
兵哥哥教你小妙招
要實現水的凈化
首先要制作一個簡易的凈水器
以竹筒作為容器
三角巾、石子、沙土、木炭都成了凈化介質
要達到飲用標準
必須對水進行反復過濾
除此之外還要對過濾后的水進行煮沸處理
燒開后的水能更好地消除有害成分
滿足飲用需求
但有時候如果連「污水」都找不到怎麼辦呢
別急,還有一招冷凝水采集
冷凝水采集是在完全無水條件下的
一種應急生存措施
構筑采集坑
鋪上塑料布
依靠太陽光的照射使土壤內的水分蒸發聚集
雖然這種方法采
耗時長、采集量小
可在關鍵時刻就成為了一種救命的法寶
03
野炊
野外生存
既要保證自己不挨餓
又得避免被敵人發現
怎麼解決吃的問題
今天帶給大家的是無煙灶的挖法
先挖一個能讓一個人蹲下
或者坐下方形坑A
在距這個坑兩手掌長的地方
再挖一個小一點的坑B
大小能架住鍋子為準
然后從底部將兩洞貫穿
軍工品質的無煙灶
把所有挖出的土堆在A坑周圍擋風用
在第B洞口上方向后延伸
挖三道淺溝做煙道
煙道要高于爐口15到20厘米
這樣好出煙
然后把鍋按放在B號洞口并用土把邊填死
在煙道上方用樹枝
麥稈之類的東西蓋起來
上面蓋上土
按照鍋邊密遠而疏的方法將煙道隱蔽好
將引火物從一號坑底放入B號坑內
加柴,做飯!
學員向教員展示搜集到的食材。
車前草、野蘿卜、竹筍……
凡是可以吃的
都成了午餐的野味
飯菜成品
還有……
草叢里出沒的蛇也成了加餐。
04
野外宿營
訓練場里進行賬篷搭設訓練
搭起賬篷,鋪好睡袋
美美地在林間睡一覺
是不是想想都覺得幸福?
可是
搭賬篷可不那麼簡單
里面的學問可大著呢
野戰環境下宿營地的選取和搭設。
宿營一定要選在
隱蔽、安全、清潔衛生的地方
可不能隨隨便便就住下了
選好宿營地
還要用工兵鍬對周圍進行簡單修整
偏于賬篷的搭設
在沒有制式裝備的情況下
一件雨衣、幾根繩索(背包繩)
也可以搭設一個棲身之處
05
掩體構筑
掩體挖掘可以分「三步走」
一是「定點定型」首先確定中心點
中心點與射擊目標連線為射擊首線
射擊首線向右偏30度作一條長約
1.7m的延長線為掩體中心線
以中心點為圓心作一半徑40cm的半圓
以掩體中心線末端端點為圓心
作一半徑30cm的半圓
二是「挖土」
挖掘又講究逐層挖掘
能用腳則不用手
鍬鎬搭配干活不累
這樣挖掘才更有效率
三是「修」
構筑一個標準的掩體
三分靠挖七分靠修
既要勾勒出應有的形狀
又要借助周邊植被對掩體做好偽裝
打贏先過生存關
學會這些硬本事
再也不怕荒野求生啦!
中國軍網微信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