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的路易絲·霍恩和47歲的迪恩·比勒是生活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一對恩愛夫婦。
16年前,路易絲和丈夫迪恩在初相識時就對彼此一見鐘情,很快談起了戀愛,那年路易斯37歲,迪恩32歲。
當時,路易絲的工作是一位保姆,在和迪恩交往之前,她從來沒有過和男人結婚生子的念頭:「作為一名保姆,我有一份充實的工作,幫忙撫養別人的孩子,我只是想有一天我會遇到合適的人,我也會擁有自己的孩子。」
但迪恩的出現,讓路易斯第一次有了組建家庭的想法…
5年后,也就是路易斯42歲時,她和迪恩存夠錢買了一間房子,正式安定下來。
從那年起,倆人開始備孕,但當時的路易絲并沒有意識到她的生育能力已經隨著年齡增長嚴重下降,仍然覺得自己可以以自然受孕的方式懷上寶寶,
所以她沒有接受醫生的建議,找一位試管嬰兒專家面診或是冷凍卵子。
轉眼到了2016年,路易絲年滿46歲,4年的努力嘗試并沒有讓她懷上孩子,更糟糕的是,在46歲生日后的某一天,她發現自己的經期似乎停止了。
連續兩個月沒有來例假后,她去醫院檢查,醫生宣布了一個噩耗——她已經進入了更年期,不再排卵,約等于失去了生育能力…
路易絲頓時慌了,她開始帶著迪恩去當地幾個診所咨詢「試管嬰兒」,也就是IVF(體外人工授精)——從女方卵巢中收集成熟的卵子,在實驗室中用男方精子受精,再將受精卵轉移到子宮,受孕成功即懷孕成功。
但第一次咨詢過后,醫生的建議讓路易絲更加焦慮恐慌——對方直截了當地告知她,她已經過了用自己卵子的理想年齡,建議使用他人捐贈的卵子,但路易斯仍然堅持要使用自己的卵子…
2017年初,她和迪恩登記結婚,3月份,她進行了第一次IVF,不出醫生所料,首次嘗試以失敗告終…之后,路易斯又在當地診所嘗試了另兩次治療,仍然失敗。
三次痛心又痛身的IVF經歷后,路易斯不再信任當地的診所,她和丈夫重新挑選了一家曼哈頓附近更有名望的診所,舉家搬了過去,只為能夠成功懷上孩子。
接下來的日子里,IVF就像一個吸金的無底洞一樣,吸光了他們所有的積蓄…
隨著另外三次手術開啟,夫婦倆的財務狀況告急。由于路易斯的年齡已經超過了大部分診所的年齡限制,他們的保險并不能覆蓋大部分的治療費用,第一輪和第二輪的費用只依靠迪恩的保險報銷掉一半。
為了支撐更多次的IVF,迪恩不得不去找一份更高薪的工作。
可最終,所有的努力和金錢都打了水漂,從2017年3月到2018年6月,一年多的時間里,路易斯夫婦嘗試的六輪IVF全部都以失敗告終,總共花費超過115000美元,可路易斯始終沒有如愿懷上孩子。
2019年,心灰意冷的路易斯終于妥協,她不再執著于使用自己的卵子,決定接受捐贈卵子,只是在卵子捐贈者的選擇上,她提出了一系列條件,比如對方要跟她同種族,個性和相貌特征也要跟她有較高的相似度…
在經歷了多家機構的多次挑選后,路易斯終于找到了符合條件的捐贈者。2022年5月,她進行了胚胎移植…
8天后,檢驗結果顯示,52歲的路易斯成功懷孕了。
在得知懷孕的當下,路易斯和迪恩激動得不知所措,但如愿以償的她壓抑住喜悅的心情,只小心翼翼地把懷孕的消息告訴了親生的兄弟姐妹,以及迪恩已經82歲的老母親。
雖然是高齡產婦,但路易斯的孕期過得還算輕松,她表示自己幾乎沒有不適的癥狀,只是大部分時間「異常的困倦」。
終于,35周之后,也就是12月25日圣誕節當天,他們期待已久的小兒子斯特蘭出生了…
然后,路易斯和迪恩就和所有新手父母一樣,過上了半夜喂奶、換尿布,手忙腳亂的育兒生活,倆人都累出了黑眼圈…
路易斯還第一回嘗試了母乳喂養…
不過疲憊的同時,他們也相當享受身份升級的體驗…
在斯特蘭出生之后,夫婦倆為6年的試管經歷算了一筆賬…
除了獲得卵子的75000美元,前面六次失敗的IVF花掉了10多萬美元,再加上一些額外花銷,她的生娃歷程總花費超過20萬美元,比兩人買的房子還要貴…
但路易斯和迪恩覺得一切都值得,因為成為父母的機會是無價的,斯特蘭是他們收到過的最美妙的圣誕禮物。
生產之后的路易斯也在大齡備孕的社群里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希望能鼓勵更多和她一樣的高齡媽媽…
另外,即將53歲的她還沒有「停生」的打算,她想用剩余的卵子再為斯特蘭生一個兄弟姐妹,然后把其他卵子捐出去…
按路易斯的執著精神,她的二胎計劃可能已經在「進行中」了,希望明年能再看到她順利生娃的好消息…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