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亞歷山大(Alexander Burckle) 和伊麗莎白(Elizabeth Webster)步入婚姻殿堂,新婚不久的二人定居在加州,一同為接下來的蜜月物色最合適的去處。
(亞歷山大和伊麗莎白)
兩人同是斯坦福大學化學專業的高材生,平日里酷愛運動,也都是浮潛的一把好手,幾經比較之后,他們選擇了夏威夷的毛伊島作為目的地,在這里,不僅有美食美景隨時相伴,也能與大海進行親密接觸。
二人無比興奮地踏上了旅程,沒想到,這卻成了纏繞一生的噩夢回憶....
2021年9月,兩人到達毛伊島,他們預定了毛伊之帆(Maui Sail Company)的浮潛游覽活動,乘船前往附近的拉奈島旅行,途中有約一個小時的下海浮潛時間。
當天上午10點左右,夫妻倆與其他42名乘客一起登船,船只行駛了約50分鐘后,停泊在距離拉奈島海岸800米處的航道上。
船員簡單介紹了下島嶼的情況,表示船只大約會在一個小時之后重新起航,接著44名乘客全部下水,開始進行自由浮潛。
亞歷山大夫婦也不例外,他們算好了時間,開始向北面游去,然而幾十分鐘過后,原本平靜的海域開始變得兇險,接連出現一到兩米的海浪。
夫妻倆見狀,準備返回到船上,當時正好是11點50分左右,距離下水整整一個小時。
他們朝著來時的方向游了15分鐘,卻赫然發現自己與船只的距離一點都沒有縮短,兩人有些慌張,立馬又在波濤洶涌的海水中朝船只狂游15分鐘,然而,那艘載著其他乘客和船員的船還是離他們越來越遠.....
一看大事不妙,兩人立即大聲呼救、揮舞雙手,可這沒有起到一丁點作用。
夫妻倆這才明白, 他們已被船只拋棄,船上根本就沒有人注意到還有兩名乘客仍在海中。
擔心會因此喪命,夫妻倆拼盡全力在海中保持著漂浮,但這反而帶他們進入了浪濤更加洶涌的深水區。
兩人定了定神,意識到想要保命,游向拉奈島是他們的唯一選擇。
盡管導游曾警告過,拉奈島海岸的淺礁非常危險,不建議游客在附近游泳,但為了活下去,他們只能這樣做。
終于,在海里掙扎著游了20多分鐘后,兩人越過淺灘、石灘,精疲力盡地來到岸邊,那時,他們已經出現脫水現象。
他們試著向路過的船只發出信號,在沙灘上寫下「HELP」和「SOS」的字樣,但始終沒有成功。
直到另一對當地夫婦路過,兩人才終于得救,亞歷山大借著對方的手機,給毛伊之帆打了電話,對方果然沒有意識到船上有任何人失蹤。
這對好心的夫婦又將二人送到港口,帶他們登上返回毛伊島的渡輪,并向警方報案,兩人才稍微踏實了一些。
原來,船上也點過三次人數,前兩次船員清點的結果都是42人,很明顯還有兩人未到。
這時,大副又拿著計數器點了第三次名,可當時所有的乘客都在甲板上隨意走動,沒有固定位置,很容易重復計數,就這樣,大副數出了44人,并將這一結果報告給船長。
沒有進行二次核實的情況下,船上向乘客保證說:所有的人員都已到齊,船只正式啟航,沒有人注意到,海域里仍有兩個人在苦苦掙扎。
如果不是因為經驗豐富、體力健壯,這對新婚夫婦可能早已淹沒在大海之中。
船只既沒有配備專業的救生員,也沒有組織建立任何形式的游客互助系統,更關鍵的是,工作人員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開船時間。
這番經歷給亞歷山大和伊麗莎白帶來了巨大的心靈創傷,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他們仍不時出現焦慮和失眠等癥狀,必須持續接受心理治療。
2月末,夫妻倆將毛伊之帆告上法庭,索取500萬美元的賠償。
公司目前還沒有做出回應,但這一事故發生后,他們已經做出了調整,現在,船員清點人數時,必須得到乘客的回應才能繼續。
網友紛紛對兩人的訴訟表示支持:
「我不太喜歡今天大家動不動就告這告那,但他們的事絕對應該上法庭。」
「如果不是因為年輕和健康,兩人早就死了。點名時叫個名字很難嗎?老師不是天天都這麼做。我希望他們能贏,并獲得超過500萬的賠償。」
其實,類似的事故也不是第一次發生,1998年1月,來自美國的Lonergan夫婦在澳大利亞東北海岸潛水旅行,他們同樣在無意中被船只遺棄,船員們甚至直到兩天后才發現有乘客缺席,直到今天,這對夫婦都下落不明,只得被推斷死亡。
這一故事後來被改編為電影《Open water》(顫栗汪洋),警醒世人。
兩人能活下來實屬奇跡,畢竟隨便代入一下,都覺得寒毛直立.....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