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浚偉:最帥「康熙」,52歲不婚不育,考北大,一年拿了20多個證
2023/01/05

1

49歲這一年,馬浚偉考上北大。

51歲,又考上公務員。

令人瞠目結舌。

馬浚偉身上,有太多奇怪的東西。

是明星,但考了一堆證,而且還在不停地考。

是演員,但又和普通人一樣考公務員。

是帥哥,但又不婚、不育、無兒、無女......

他給人的感覺,不太像是圈中人。

娛樂圈人來人往,似錦繁華。追求的,無外乎兩個東西。

一是名,二是利。

馬浚偉卻不。

出道將近30年,他說「對不起,娛樂圈沒有改變過我。」

他自有底氣。

作為TVB最后輝煌的一代演員,見證過港圈的繁華,也親歷了沒落。

大起大落之中,風雨不動安如山。

看得清蜃景。

也放得下名利。

2

身為TVB的御用男主角,馬浚偉貢獻過不少高光角色。

《帝女花》里癡情滄桑的周世顯。

《洛神》里眉目如畫的曹植。

最經典的還屬《鹿鼎記》。

迄今為止,馬浚偉版的《鹿鼎記》,仍是觀眾心中最經典的一版。

金庸也曾親口蓋章,他的康熙是最符合原型的。

作為演員,馬浚偉足夠幸運。

但作為歌手,他并不順遂。

1993年,他憑借一首《李香蘭》奪得唱歌比賽的冠軍。

由此,華納唱片對他敞開大門。

隨后為他出唱片。

為了博人眼球,公司打出了一句口號:

「他不是學友,他不是克勤,他不是黎明,他是馬浚偉。」

幾乎把當時的歌壇頂流,都碰瓷個遍。

也幾乎,把幾家歌迷都惹炸毛了。

「馬浚偉是誰?

憑什麼扮黎明?

憑什麼媲美張學友?」

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馬浚偉」三個字成了毒瘤。

所到之處,皆是嘲諷。

最嚴重的一次,是那一年的圣誕節。他接了商演,在百貨公司的廣場唱歌。

主持人介紹他時,故意開玩笑:「下面有請很像黎明的那個人……」

全場立即喝倒彩。

馬浚偉當時就在后台,當即哭出來,腳下如灌了鉛,怎麼都邁不開步。

作為歌手,他過得并不開心。

于是,他唱情歌,明明是歡快的曲調,偏偏被他唱得傷感。

後來他向制作人黃柏高道歉:

「對不起,辜負了你為我選這麼多的好歌。」

他低三下氣,丟了自我的個性。

而這種自卑,皆源于他的出身。

3

他出身底層。

父親是巴士司機。每個月收入只有六七千,卻要養活一家七口人。每一分錢,都是從牙縫里擠出來的。

馬浚偉早早知道世界的殘酷。

他輟學,因為家里交不起一萬多的學費。

中專畢業,就開始打工補貼家用。

賣雪糕。

賣教材。

也賣過化工原料。

靠著一張干凈乖巧的臉,拉到不少客戶,一度被評為優秀員工。

在別人年少輕狂的年紀,他沒時間留給自己。

生活蒼白得只剩下一件事,賺錢。

用他的話說:「家里沒有能力容許我犯錯。」

他有著驚人的意志。

那幾年,他幾乎跑遍了香港所有的唱歌舞台。

大到電視台的選秀。

小到街道社區舉辦的演出。

被華納相中的那一次,是他第44次參賽。

一個人,被拒絕了43次,仍然義無反顧地站上舞台。

不是因為盲目自信,而是因為沒得選。

因為家里有一個無底洞,等著他去填。

初二那年,母親病重。

因為化療,大把大把地掉頭髮。說不出話,只能用寫字板溝通。

滿口是血。

抽搐痙攣。

隨時昏迷。

逐漸失去各項生理機能。

他一邊辛苦掙錢補貼醫藥費,一邊悉心照料母親。

直到1999年的7月21日。

4

這是馬浚偉一生難忘的一天。

那天晚上,母親被下了病危通知書。

要麼馬上做手術,要麼慢慢等死。

選擇權落在了馬浚偉身上。

母親聲淚俱下地央求,絕不做手。

因為痛,也因為貴。

「做手術就是要她死。」

馬浚偉聽完,背過身,一言不發,掩面痛哭。

就是這一刻的眼淚,令母親改了主意。

她在寫字板上寫了四個字:「好啦,我做。」

凌晨,手術結束。

母親從手術室被推出來,羸弱一笑。馬浚偉松了一口氣。

他自以為,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卻不想,這竟是母子倆的最后一面。

幾個小時后,急性肺炎要了她的命。

馬浚偉再次趕到醫院時,母親的身體已經涼透。

母親走了。

沒人責怪過他,除了他自己。

「她離世的責任,我放在自己身上,因為這件事自責了很多年。」

火化母親時,他遲遲下不了手。

幾度崩潰。

認為是自己奪走了母親的命。

自那之后,他覺得心底空空,仿佛生命缺失了一塊。

只能用別的方式追回。

他拼命拍戲。

拍戲之余,只剩買醉。

醉了就哭,哭完依然無言。

像是入了一個死胡同,就是找不到解脫的出口。

但這不是長久之計。

被掩埋的傷,不是不存在,只是不被察覺。

等他察覺時,為時已晚。

有一天,他站在窗邊。腦中出現一個聲音:

「不如跳下去,就能見到媽媽了。」

關鍵時刻,靈機一觸。

眼前浮現出了爸爸和家人,才打消了念頭。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證明死亡已逼近,離他僅一步之遙。

後來醫生下了診斷書:

抑郁癥+驚恐癥。

更多的癥狀接踵而來。

比如,突然間的手腳麻痹。

頭暈。

呼吸急促。

每當電話響起,就感到莫名的害怕。

喪母之痛+負罪感,將他啃食得體無完膚。

可笑的是,無人知曉這一切。

對外,馬浚偉是最佳勞模。

從1999年到2005年,那是人們在熒幕上,最常見到馬浚偉的6年。

他馬不停蹄,穿梭在一個個劇組。

敬業。

高產。

演技日益精湛。

高層賞識他。

同行佩服他。

觀眾愛戴他。

只是,誰也幫不了他。

能把自己從困境中拖出來的,始終只有他自己。

5

好在,他驚人的意志,再一次拯救了他。

轉折發生在2006年。

這一年,他開始學習轉移注意力。

把自己無解的問題,交給「順其自然」。

逐漸有了新的視角,新的感悟。

「我覺得我做的每一件事,其實都是有帶領的。」

「我現在走的路,雖然有些不是自己所愿,但我的路已經是這樣了。」

他開始積極治療。

戒了酒,只吃藥。

吃藥吃到嘔吐,又開始嘗試運動。

但他的運動是有風險的。

患上驚恐癥的人,像背著一顆炸彈,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炸彈引爆,一命嗚呼。

有一次,戶外跑步時,他突然犯病了。

心臟亂跳。

呼吸困難。

他蹲在街角,好半天才緩過來。

至此以后,再也不敢路過那條街。

可他越想越不甘。

不愿就此屈服,于是逼著自己去面對。

慢跑著,跨過了那條街,像是完成了一個巨大的心愿。

轉過街角,大徹大悟,眼前已是另一番新天新地。

他說:「我不恐懼死亡。」

他不怕死,也變得更惜命。

「怎麼都好,千萬不要輕生,不要做傷害自己的行徑。」

這是他在電影《生前約死后》里,自己想傳達給母親的話。

2015年,他開始籌備《生前約死后》的劇本。

這是一部他的自傳電影。

講的是母與子,生與死,遺憾與救贖的故事。

承載了他的所思所想,以及對母親的傾訴。

因為寫得太投入,幾度寫不下去。

光是籌備劇本,就花了四年多時間。

他用這樣的方式,默默治愈著自己。

後來我們都看到。

馬浚偉,終于活過來了。

6

我們都知道,娛樂圈是個名利場。

大家無所不用其極,炒人設,賺快錢,瘋狂撈金。

有的接綜藝,在「哈哈哈」中消耗自己,不見內在的沉淀。

更多人舔著臉,開直播,手捧三無產品,賺著違心錢。

相比起來,馬浚偉實在有些「不務正業」。

讀書。

學中醫。

考咖啡師證。

他把跨界玩得風生水起。可這些跨界,又似乎都與利益無關。

他創辦青少年藝術教育機構,親自教授表演課。

籌備的每一個電影項目,都大膽啟用新人。

不是為了盈利,只是為了給后輩們更多的機會。

他花了整整一年半,考取了20張咖啡師證書。

不為別的,只是因為享受生活,享受喝咖啡時的愜意。

他念中醫課程,自修《黃帝內經》,還拿到了A等成績。

不是為了營造學霸人設,只是為了更好地調理自己的身體。

2019年,他去北大上課。

別人告訴他,因他早年輟學,現在難以拿到碩士學位。

他說沒關系。

「我是來讀書的,不是來考學位的。」

真正做到了毫無功利心地求學。

你問他為什麼要把人生塞得這麼滿?

他說:「我隨時都會死,所以我很珍惜活著的每一天。」

向死而生。

他見過了死亡,轉過身來,看見活著的分分秒秒,都是生命的恩賜。

他不想辜負。

他真正去「珍惜」生命。

所謂珍惜,就是認真地生活,認真地學習,讓每一天,都不虛度。讓每個夢,都能落地生根。

這種忘我的沉浸式體驗,也帶到了他的價值觀中。

他不結婚。

不是因為不相信愛情。

只是對于「人生的圓滿」,他覺得,不需要依靠婚姻去實現。

他始終不強求大富大貴。

富裕不代表萬事順意。

相反,貧窮也不代表百事哀。

「我覺得幸好我的家庭不是很有錢,因為不富裕,所以家庭和睦。」

在紙醉金迷的娛樂圈里,他始終獨樹一幟。

不追名。

不逐利。

輕結果。

重體驗。

他沒有大紅大紫,但是,他真正活出生命的意義。

——來過,愛過,盡情體驗過。一生無悔。

林青霞「女兒」已長大,小林青霞16歲風情萬種,仙氣飄飄:守候成長!!
2023/09/06
百萬獎金野外生存挑戰進入白熱化,冬天來臨難度升級,開始為食物發愁!
2023/08/08
荒野獨居100天挑戰,獎金50萬!:熊口逃生奇葩多,有人6天就退賽
2023/08/05
「德哥」荒野情懷的自拍、微笑和他的拍攝角度
2023/08/05
本期十人荒野求生挑戰結束還剩4人,有吃有喝驚現奇葩退賽理由!
2023/08/05
獵人老喬VS德爺,地點竟在中國云南 ,期間居然吃上了羊肉串
2023/08/05
德爺海邊求生,總共10天餓9天 ,涼拌牡蠣鹽焗堅果成救命稻草
2023/08/05
德爺單挑菲律賓小島,3天餓9頓,燕窩當飯吃,抓到低配版蛤蜊!
2023/08/05
俄羅斯遠東無人區忽現挖尸人,挖出95%銷往中國!
2023/08/04
解讀俄羅斯的發展史:從莫斯科公國,到沙皇俄國,再到俄羅斯帝國
2023/08/04
我,娶的俄羅斯媳婦脾氣暴躁,但結婚不要彩禮,還給我父母買房子
2023/08/04
我,俄羅斯女孩在網上認識天津老公,在中國生活,婆媳關系良好
2023/08/04
5年前,俄羅斯姑娘和閨蜜一同來蘇州留學,如今都成了中國媳婦!
2023/08/04
俄羅斯遠東女孩葉蓮娜,表面高冷,內心火熱,對中國人很有好感
2023/08/04
我,闖蕩俄羅斯32年,有2任妻子,這里女人不想結婚,只要孩子
2023/08/04
我重慶妹子,在卡塔爾當3年空姐,一年30天假,但身體還是吃不消
2023/08/04
我在法國做了兩年全職媽媽,勸想要找外國伴侶的,一定要擦亮雙眼
2023/08/04
秀蘭·鄧波兒:3歲出道7歲拿小金人,長大也很漂亮,為何就過氣了
2023/08/04
凱特王妃:等待10年,經營10年,威廉緋聞情人做不了第二個卡米拉
2023/08/04
俄羅斯頂級網紅美人,風華正茂美人如畫,異域穿搭感受文化的變遷
2023/08/04